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5088|回复: 1

新疆且末县和田玉近代采矿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6 17: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疆和田玉,在地质学上最初由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经过检验测定为软玉矿石。而大多数人尚不知道它产出的具体地点。尽管有大量的史书和出土文物中的玉器,都能说明从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和田玉便沿占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流人中原,但人们总认为和田玉就出在和田,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和田地理位置在昆仑山脉中部,也是维吾尔族较集中的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一些代表性。二是和田喀什玉龙河所产的“羊脂玉”,尽管产量有限,但毕竟是和田玉中的极品。因此“和田玉”的名称就成了广告中的商品一样,无论产在何处或在何地购**的原料一律都惯用“和田玉”这一名称。近40年来,在中国境内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一带,西起塔什库尔干,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若羌县。再往东延伸至青海省的格尔木,延绵数千公里,除和田外发现了大量的透闪石矿,如塔什库尔干的安大力塔格、叶城县的米达玉矿、于田县的阿拉玛斯玉石矿、且末县的塔特勒克苏玉矿、塔什萨依玉矿、龙努斯萨依玉矿、若羌县的塔什布拉克、英格里克、青海的野牛沟等等。其中蕴藏量最大的矿区当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在国家下令限量开采的情况下,每年仍产上百吨上等级的优质玉料。在国家实行计划分配时期,从轻工部工艺美术总公司每年下达的分配指标看,且末县的玉石产量占整个“和田玉”产量的百分之七十。1971年北京老艺人莫英等再次来到且末购**玉石,才引起当时县领导的重视。1972年且末县组织了一个探矿小分队,从此且末县软玉矿在沉睡30多年后,再次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

  1973年由国家轻工部投资正式成立了且末县玉石矿。在30多年的开采中,累计采玉达3000多吨。“和田玉”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属于稀有矿种之一,而且又不是再生矿,挖一点就少一点,蕴藏量逐年减少,总有开完的一天。因此,为了弘扬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和田玉,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且末和田玉近**采的状况。现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矿区分别介绍如下。

  一、以优质青白玉为主的塔特勒克苏矿区

  塔特勒克苏,维吾尔语意甜水,在且末县城东南方125公里处.说足甜水其实并不甜,每逢枯水期上游流出的泉水又涩又咸,不过在夏季到来时流下的洪水才不咸。从山口,也就是汽车能到达的地方.距离矿点还有27公里,来往物资和人员全靠毛驴和骆驼,建矿以来曾多次进行过修路的尝试,但都没有成功,因为每年都有山洪暴发的可能,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单靠玉石矿的资金无力改变,所以至今仍然走古人走过的路(彩图l一7)。

  走这条采玉之路的先人们,从何时发现这里有玉和从何时开始采玉已无法考证,但在且末玉石矿成立时,仍有一位解放前的老玉工健在,他就是生活在江格萨依的维吾尔族老人,名叫肉孜阿訇,曾给玉石矿当过向导,并口述了他本人及他的前辈在解放前采玉的经过.我们再根据矿山的遣址及出土的采玉工具推算,且末县境内玉石的开采在明清两代,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工具,尽管塔特勒克苏矿的玉石质地好,但开采规模小于塔什萨依矿区。1973年玉石矿正式进驻此矿,前人足以三号矿为主矿点(注:玉石矿进驻后按矿脉走向,自南西北东方向排列编号)因为三号矿位于整个矿区的中间地带,又处在沟底部位。各方面都比较方便,脉线为南西北东走向,河床横穿脉线而过,三号矿点在河床西北侧,当时矿洞高约8米,洞深10米,矿顶多处露天,工作面十分危险,采矿队进驻后马上实施了排险措施,加固了矿顶。安排了一个班进行开采,当年产玉8吨,属糖包玉中的青白玉,块状以小块居多,所产大块多与石形成混合体,其利用率较差。此矿点1976年出现过百公斤以上的大块玉料,其质地细腻,颜色青白,适合于**薄胎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此矿30年来产玉至少100多吨。目前此矿点开采已十分困难。因矿线进入沟底部分,左侧二号矿,五号矿矿渣都足往三号矿倾泻,因此造成了三号矿、四号矿被盖埋现象(四号矿足属于三号矿顷斜沟底部分,早在1985年就已被掩埋)要想**上百万立方米的矿渣,单靠玉石矿一个小企业实在是无能为力。

  二号矿和五号矿基本上是玉石矿进驻后在悬岩陡壁上开发的新矿点,特别是五号矿,1983年产出的一块重一420公斤的优质白玉,无脏无绺无杂质,当时根据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好料精工的分配原则.最后由扬州玉器厂获得购**权,运回扬州后,大师们精心设计雕琢出一件“白玉五行塔”被选为国宝,由国家收藏。

  二号矿处在主脉线上,1973年9月开始开采。民国末年曾挖过1个小矿洞.洞深不足5米与三号矿隔河相对。经过两年的开采只出了几十公斤玉石,但在它的上部曾出产过两大窝,分别为1974年和1976年。每一窝都产玉20多吨,截至2000年,二号矿总计产玉约80吨左右。玉的颜色属糖包青白、微黄,质地较纯、细腻。此矿点完全露天开采,从上至下,矿槽200多米,由于大理岩脉线较宽且结构松散垂直走向,不像五号矿那样倾斜走向,结构紧密所以不适合打矿洞。经过十几年的开采,露天槽越挖越深,相应的险情越来越大。经过两次大塌方后矿槽工作区全部被掩埋。幸好塌方是矿工们下班后的夜间,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此矿点2000年后已停止开采。

  六号矿地处在河西岸主脉线上,位置在三号矿至七号矿的中间处,出露在山顶上,属于青玉因价值低,间断性的开采了两年就停了。

  由于科学的进步,生产工具不断的**,因此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如今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明清时期10到20年的工作量。塔特勒克苏五号矿是1975年采矿二队三班长周远上厕所时这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矿脉出露在半山腰的断裂带悬岩上,当时立即组织堪探性开采,当天就拿出了样品,矿部决定命名五号矿,此矿在后来的采矿岁月中为且末县玉石矿创下了高产值。现陈列在且末木孜塔格宾馆大厅的重达1502公斤的“和闯玉”玉王,就是五号矿点于1995年产出的。另有一块300公斤,是从1502公斤上面分离出来的,后由上海玉雕厂收购。1998年又出了一块400多公斤。五号矿点之所以能产出质地细腻,颜色青白的优质大块玉料,以粗浅的分析,它与围岩有直接的关系。首先白云质大理岩结构紧密,质地洁白而细腻,在接近矿体的部分有些大理岩简直和白玉一样半透明,如果不是硬度上的差别,你就很难区分它是石还是玉,这种情况的形成,我认为是白云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在接触交代蚀变过程中尚缺少一定的物质条件,或者是交代不彻底而没有完全形成“和田玉”,但在这种岩石不远的范围内又确能同时伴生优质的白玉或青白玉。因此 和田玉的形成是经过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特别是以没有规律的鸡窝状产出,这就又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同一矿区的一号矿和七号矿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一号矿和七号矿,围岩非常松散,根本打不成矿洞,挖一点塌一点,而且围岩的石质粗糙,矿物成分较杂,玉石矿体虽然较大,但玉石质地较差,匀含杂质。前人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是他们选择的开采重点可以看出,一号和七号无疑是他们抛弃的矿点,二号和五号不是当时没有发现,而是当时没有先进的工具而无法开采。二号矿和五号矿的上部都是在半山腰的悬岩上,尽管修了路,仍需拉着绳索攀登近百米的陡壁。青年工人们用最快的速度上班也需45分钟。1983年五号矿的矿洞工作面已达300多平方米,很像一个大礼堂。形成这么大掌子面的原因是玉石脉线顺断裂带斜上延伸,玉石在白云质大理岩的底部,必须把大理岩搬走才能取出玉石,这给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后来经过两次塌方,此矿洞及整个掌子面被埋,只好另开辟战场,在老坑的北面,重新炸出一个新的掌子面一直开采到2000年。

  塔特勒克苏一号矿处在矿区的东南山顶地带,处于河东岸位置。主要是青玉,自上而下200米内有大小矿坑遗址五六个。山顶黄土覆盖层较厚,约一至二米,往下是岩石风化层,产出青玉块状较大,且匀含杂质,没有多大价值,所以只开了一年,就放弃了。七号矿点在矿区的西北山顶地带,处于河床西岸位置,山顶风化层较厚,岩石结构松散,无法开凿矿洞,只能露天开采,且多塌方,玉石属青玉,多杂质,玉料价值低廉,几十年来断断续续开采过。不作为重点矿。

  综上所述,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石矿根据地质资料是典型的白云石大理岩与中酸性侵入岩接触交代蚀变而成和田玉矿床。主矿脉尤如一棵“西瓜秧”,两侧发出一些支脉在这些支脉上不定在哪里结一个“瓜”。从整条脉线来看,优质玉料产在中间地段,正是这个中间地段存在大量的透闪石矿床。细腻的白云质大理石和优质的透闪石的存在.对优质“和田玉”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矿区所产“和田玉”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无论白玉或青白玉,及青玉都是以糖色包裹体形成所谓糖色,就是三氧化二铁蚀变所致,根据蚀变的条件不同,各个矿点的糖色也有所不同,有些矿点的糖色较重,有的糖色较浅。如五号矿在1976年和1977年曾出产过大量的大块状纯糖玉。由于在工艺品中不受欢迎,当时全部和矿渣一起被推人山谷。此矿区产白玉极少,30年来出产白玉不过两吨。以300多吨青白玉为主,其次是青玉。但该矿区大多数矿点产出的玉石,不管它的利用率多少,普遍一个共同点就是玉的质地细腻。

  1974年新疆地质第三大队在此矿区作过40多天的地质勘测工作,由于大型钻机运不上去,只能以人工挖探槽的方式对储量进行了大概的评估。按当时的规模可开采100年之久,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估算,详细资料需待**进一步的工作才能完成。

  二、以白玉居多的塔什萨依矿区

  塔什萨依(维语“塔什”为石头,萨依为“沟”)矿区在且末县城的东南方,距县城约290公里,位置在塔什萨依河的源头。汽车只能到达到210公里处,设立转运站,然后要靠毛驴,骆驼绕道遥路萨依经4天.再翻越4800米的达坂才能到达矿区。如果顺塔什萨依河直走从转运站算起最多50公里。因塔什萨依河多处有悬崖瀑布无法通过,只能绕行遥路萨依(就是路沟)从这个路沟的名称来看与古人采玉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是采玉人的必经之路,所以才有了这条山沟的名——遥路萨依。1973年,玉石矿组成一个36名人员的采矿一队,聘请江格尔萨依村80岁高龄的老矿工肉孜阿訇为向导,3月20日从且末县城出发,一路穿沙漠走戈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由于30多年没有人走过,山沟里长满了丛林,再往上游有十几公里的冰川,毛驴、骆驼经常卡在冰逢里,半路上向导因年老体弱坚持不了就返回去了。采矿队就按照他指的方向摸索着前进,这样经常走错路就是自然了,5月1日大队人马露宿在冰达坂上,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站在4800米的遥路达坂上,塔什萨依矿区的所有老矿点就尽收眼底。山沟里一排排窑洞和残墙断壁从上游往下随处可见,这都是前人留下的遗迹。经过42天的长途跋涉,总算到了目的地。选r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安营扎寨。1973年5月5日正式投人生产。全矿区共分六个采矿点。分别处在三条矿带上,一号、二号、五号、六号处在第一条矿带上。三号矿处在第二条矿带上,四号矿处在第三条矿带上,一号矿最高,海拔在4000米以上,矿洞已塌方多年。经过一个多月的**,矿体才显露出来。玉石属青白玉微黄、块状比较完整。1973年产出的最大块约2吨重。因无法搬运,把它破碎成若干小块。这是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然而运输条件的限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一号矿的左下方有两条较小的蚀变带,地表曾出露少量的糖包白玉。待继续下挖时,见到矿体是属于主矿带在地表的残留部分,不是正规的矿脉脉线。

  一号矿在清查过程中,曾挖出古人用过的工具三件。其中铁锤一把,铁钻两个,所谓铁锤也就是一个椭圆形的铁疙瘩中间有一圆孔,锤把早已腐烂,铁锤、铁钻也被腐蚀脱落的锈迹斑斑。从工具腐蚀的程度来分析,此矿内部至少上百年未曾开采,因为用红柳**成的锤把几十年里是不可能腐烂的,因为矿洞里面即使夏天冰碴也不一定能化完,红柳是一种比较坚硬的木质,所以埋在温度较低的矿洞内是不容易腐烂和风化的。况且此矿的玉石质量不算好,矿体又艰险所以前辈矿工们认为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个矿在玉石矿成立后只开了三年就基本上放弃了。

  二号矿点距一号矿约50米,这个矿的围岩结构比较松散,在上下200米的距离内大小矿坑和矿洞十几个,最深的洞也就是五六米。白云石大理岩矿带宽约3米,玉石夹在大理岩与超基性岩浆岩的中间蚀变带上断断续续的出现。由于围岩结构较松,玉石块状也较小,5公斤以上块状很少见,在上部的两个矿坑中还多有玉包石产出。只有下部一个矿点产白玉,质地好,少量可达羊脂白,就是脉线小,产量低,每年只产1—2吨,其中达到羊脂白的也只有几十公斤。最初几年,被县委划给若羌县瓦石硖乡开采,1975年瓦石硖乡停开。玉石矿又接着开了两年,由于断线,从1990年就再也没有开过。

  一号矿处于二号矿的右边,居第二条矿带上,玉石矿体富集在一个山窝中,站在山顶上往下看,此矿像一个大天井,从上游流下的一股小流跌入这个天井。又从东北方向的出口处飞流直下1()()多米深的悬崖。发现这个矿点是在右边的一个山峰上,看到这个山窝中有白色大理石脉线,并有不深的矿洞,怀疑是个矿点。但四周都没有进去的路,只好腰问系上绳子一头固定在岩石上,顺流水的漕子下到约10米深的沟底。其矿体让人大吃一惊,这个像似天井的大山窝大约200平方米斜向山里自然形成了一洞。十几吨优质青白玉在洞顶吊着,地上用石头砌成一个高一米多的平台,此平台就是古人采玉的工作台。在玉石上明显凿有铁钻子打过的痕迹和粘在玉石上的铁碴子。看样子古人是费了很大的劲,采取了很多措施也没能把玉石取下来。这个矿点是围岩结构最紧密的一个矿点。围岩和玉石比塔特勒克苏5号矿还硬,经测玉石硬度达至6.7级,玉石夹在白云石大理岩与红色花岗岩的蚀变带中,在剥离围岩时,现代化的钻机也很难打出一个像样的炮眼。可想而知古人对此矿的玉石矿体无法分离,才留给了我们。这批玉石采下来达14吨之多。大多数是青白玉,少数为青玉都是大块状,由于运输方面的困难,还是都把它们变成了小块。这种**法虽然是对玉石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时至今日仍无法解决。这个矿点曾经牺牲过一名工人,后来由于断线,加上开采难度大,早于1976年就已停开。

  四号矿处在第三条矿带上,顺山坡从上至下约:300米,最下方和第二道矿带合并。该矿点玉石分布情况足两头青,中间白。他和其他矿点的区别是玉石脉线从不问断产出,虽然也是鸡窝状,但两窝间还有约10厘米宽的玉线连着。该矿点30年来从没有停止过开采,每年都有10吨或20吨的产量产出。虽然产量大,但真正的优质白玉仍占少数,多数带有雪花、性大是这个矿点的特大缺点。这在玉雕工艺品中是最忌讳的,但有时也能产出一些较优质的糖包白玉(彩图8—11)。四号矿是前人重要的矿点之一。古人留下的矿洞有四个,最深的可达1l米,洞壁上有火烧过的痕迹,这说明古玉工们曾用火攻的方式采玉.同岩经过火烧就变得松软,而玉石是不怕火烧的,先把圈岩凿进然后再把玉石撬下。这种采矿方式,甚至比我们现代采出的玉石质量都有保证。为什么所有矿洞都没有超过1 1米深?原来是本身高山缺氧.洞越挖的深,氧气就越少。这就制约了古人采玉的进度。即时在今天,现代化的内燃钻机在洞内也无法使用。所以1975年后逐渐把所有的矿洞都炸掉了,全部采取露天开采,如今四号矿点的露天槽长200多米深150多米,。上口宽约20米,下口宽仅1米。按安全规定已不能开采。但大量的拓宽工程需要资金,由于环境恶劣,找不到投资者,此矿点面临着停开的境地。

  在四号矿点的大山背后,也就是塔什萨依河的源头,河中间沉睡着一块重达37.8吨的青玉王,海拔在4800米左右,因上方不到200米就是长年不化的冰盖和雪线。这块玉石最初是一位名叫土梅的维吾尔工人在抓野羊时发现的,因当时他不敢肯定,回来后让我去鉴定。我看了后确定是一块大青玉,第二次去时带了几名工人,带上工具挖了半天也没挖到底,用尺子一量长宽各3米,深1.4米,只算出地表部分就达12.6立方米按每立方米3000公斤计达38.8吨,夏季在12点钟以前可以看到,12点以后由于冰山的雪水融化,水就漫过了玉石。因玉石块状巨大,洪水是冲不动的。根据它所在的位置,我认为原生矿床在一号矿的山顶部。由于年代久多次经历地质运动形成了河流,而玉石随着河床的下陷而下沉,并在长期的洪水冲刷下已形成了山流水。此玉因颜色较青没有分离的必要,因为一旦分离成小块,就没有价值了.如整体利用则是无价之宝,它毕竟是罕见的软玉整体块状。看来我们这代人是无法把它搬运出来,只有留给后人去完成。塔什萨依矿区属阿尔金山古陆缘地块的 和田玉矿床,在地质构造上和塔特勒克苏矿区及尤努斯萨依矿区有很多共同点:它的矿脉走向都是北东南西走向,都是产于白云石大理岩与中酸性侵入岩的蚀变带上。所不同的是塔什萨依矿区的矿体在成矿后又多次经历了地质运动的挤压破碎,再次交代时夹带了大量的杂质,使其玉石质量欠佳。但在这一矿区的后山,目前又发现了质地优良的白玉矿床,以待开发。

  三、尤努斯萨依矿区

  尤努斯萨依矿区位于江格萨依与塔什萨依中间,尤努斯是一个回族人人名,民国初期,且末县的县长出钱、尤努斯出人,两人合伙开采玉矿.这三个矿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75年尤努斯的女儿还健在,据她讲述,她的父亲尤努斯曾带她在山里一边放羊一边采矿。尤努斯萨依这条山沟就是以她父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原来是一条无名沟,由于她们在此沟开矿,所以后来人们都称为尤努斯萨依。尤努斯在民国时期是且末县当地有名的巴依(即财主)。他开出的玉石用牛皮打包后用骆驼运往敦煌,**掉玉石后,**上茶叶、绸缎布匹再运回且末,不几年就发了家。尤努斯萨依玉石矿在当时是他发现的新矿,不像塔特勒克苏和塔什萨依都属于老矿坑。由于山高,矿点离沟底相当远,山上没有水.工人住地必须在沟底,工人上班花在道路上的时间需占去一半,即3个多小时,可见开采这个矿区的难度极大,从尤努斯采矿的遗址来看,尤努斯当时也没有作重点,除了交通困难外,这个矿点的玉石较硬,玉石硬度达到6.7级,而围岩就和塔什萨依的三号矿一样,白云石大理岩与超基性花岗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用现代化的钻机打炮眼都很不容易,可想过去古人更不容易开采,可知围岩的坚硬制约了尤努斯当年的开采。1977年县玉石矿曾经组织过勘探队进驻尤努斯萨依。正是由于困难而没有立项开发。直到1996年江格尔萨依生产小队以搞副业的形式进行了开采。县玉石矿知道后,以国营企业的名义斥资2万元**断了这个矿点,1997年以来,每年以10到30吨的产量产出。玉石有糖包白玉、糖包青白玉及糖包青玉。以青玉的产量最多,白玉最少。矿石质优而块状大,但由于在选择炮位方面缺乏技术人员的指导,往往把玉石都炸碎了,所以利用率相当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9 08: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