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楼主:

2004玉苑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文化大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08: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004玉渊评论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

大家看过这个展厅,请随我一起回味一下我们伟大祖国5000年悠久的历史吧——


三叉形玉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白色,有红褐色斑。形如“山”字,底部圆弧,上部锯切出平齐的三竖叉。器身厚重,中叉上有上下贯通的小孔,可供穿系。正面雕琢兽面,眼、鼻、口均浮雕出轮廓,再以阴线刻出重圈眼睛、鼻孔及獠牙等细部。三叉上各刻羽状纹,象征神冠。三叉形器出土时均置于死者头部,似为一种冠饰。1987年浙江余杭墓葬出土。高5.2厘米,宽7.4厘米,厚1.3厘米。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人面纹玉佩饰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墨色。体扁平,呈四边略外凸的方形,背部中央有一垂直的凸脊,脊上有一横穿,可供穿系。正面刻人面纹,面部正视,以阴线刻橄榄形眼眶,眶内饰一横线作目,双目相连,等腰三角形纹作鼻,横道弦纹作口。虽五官比例不甚协调,但轮廊俱现,为大汶口文化较早的人面形玉饰。山水滕县出土。高3.2厘米,宽3.9厘米。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穿孔玉斧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淡黄色。体扁平,顶部微呈弧形,两边斜直,刃部较宽,两面刃,较锋利。顶端一圆形穿孔,两面钻透。四边较薄,中间较厚,通体磨光。制作精美,无使用痕迹,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长17.8厘米, 厚0.9厘米刃宽7.2厘米 ,孔径1.2厘米。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玉串饰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由十二颗玉管和一半圆形玉坠组成。玉管白色,有茶褐色斑,粗细丰差不多。玉坠白色,正面微弧凸,背面平整,两上角钻孔,与玉管串挂,组成项饰。玉坠正面用浅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雕琢一神徽图像。神人头戴羽冠,仅有上肢,双手隐没,下肢省略,与兽面纹复合。1986年浙江余杭墓葬出土。玉管长2.7─3厘米,玉坠高4.2厘米,直径1─1.1厘米。面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玦    新石器时代北阴阳营文化。透闪石。圆形,环体上侧有缺口。磨制光滑精致。出土时多置于人骨架的耳际,且缺口向上,成对出现,应是耳环一类的装饰品。1958年江苏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直径5.2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馆。



柱状玉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白色,有浅灰色斑。呈圆柱状,上下宽,中间较窄,中心有一对钻的纵向贯孔。上端有盖顶,略呈弧凸,底面平整,中部斜向钻有一对小孔。盖顶与柱体为同一玉料分割而成,上下吻合。盖顶光洁闪亮。柱体以浅浮雕和浅刻技法相结合,雕琢成纹带,两端各有凸起的边额,上下两排各有六枚乳凸,以线刻重圈,左右相邻的乳凸之间以粗细两条平行线相连,上排乳凸另有半圆形的弧线在上下两侧错开相连,构成连续性的图案。纹饰较为少见。1986年浙江余杭墓葬出土。高4.2厘米,直径4.3厘米,高5.2厘米,宽7.4厘米,厚1.3厘米 。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璇玑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玉质泛白色。体扁平,中央有圆孔,形似变形的环。
外缘有三个形状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转的锯齿状凸脊,凸脊之间各有每三齿为
一组的锯齿四组。全器计有相似大凸齿三个、小凸齿十二组三十六个,等距分布。
是观测天象之器,或是织机上某一部件,有待研究。1978年山东滕县出土。现
藏滕州市博物馆。



玉[王含]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墨绿色。体扁平,一端宽圆,一端尖,形若鸡心,中有一圆形孔。琢磨精致。出自墓葬中人骨架的口部,是中国较早的玉?含。使用玉?含风,古代盛行。晋葛洪《抱朴子》:“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1976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墓葬出土。长4.2厘米 。现藏上海博物馆。



玉人头饰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乳白色,局部有褐色浸蚀。体扁平,头像作侧视,以阴线刻一橄榄形目,头顶有一椭圆形发髻,鹰钩形鼻,嘴微张,脑后有外凸的耳形脊。头下有颈,嘴角处有一个穿圆孔,可供佩系。陕西神木出土。 高4.5厘米。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龙凤冠人形玉佩      商。青黄色。体扁平,正面微鼓,背面微凹。人形,头戴龙凤冠,右边龙头下曲与面部相齐,左边凤曲颈仰首,龙身下曲与右臂相连。面部五官由阴线刻出,细颈,身着束腰连衣裙,两脚外撇,脚跟相连,两长袖下垂,袖口上卷。两面均刻阴线纹。头顶钻一圆孔,以便佩带。高7厘米,宽4厘米。 现藏山东省泰安市博物馆。



虎形玉佩        商。白、褐两色相间。体扁平。虎形,昂首卷尾,张口露齿,呈匍匐状。由颈至尾部线刻卷曲纹。形象生动。河南安阳出土。长16厘米,宽10厘米,厚1.5厘米。现藏安阳市博物馆。

   

拱手玉人      商。青色。体扁圆,呈站立状。头戴平顶冠,阔嘴紧闭,斜橄榄目,两耳穿孔
。赤身跣足,双手拱于腹前,两腿分立,膝微曲。手、足及腹部皆饰横线纹。自顶
至裆钻一圆孔,用以穿系悬佩。高10.3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鹰攫人首玉佩      商。青色泛褐。体扁平,通体透雕,两面纹饰相同。雕两只方向相背的鹰,上部一鹰较小,踏在下部较大的鹰背上。大鹰口啄一兽,足攫一人头。鹰的双目、羽翅和人的五官皆以剔地阳纹琢饰。雕琢纹饰华美,是一件杰出的佩挂或装饰用的艺术品。高10.2厘米,宽4.9厘米,高7厘米,宽4厘米 。现藏上海博物馆。



玉凤  商。黄褐色,晶莹洁净。体扁,侧身回首状。圆眼,喙如鸡,顶部三柱冠相连,短翅微展,长尾自然弯曲,尾翎分开下垂。两翼以剔地阳纹饰翎。背下部有两孔,腰间两侧各有一小圆突,突上有小孔,可系绳佩带,造型优美传神,制作古朴简练,饰剔地阳纹,在商代玉器中罕见。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13.6厘米,厚0.7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玉鸬鹚     西周。淡黄色。体扁薄,呈空中飞翔状。正面微鼓,背面较平,两面纹饰相同。仰首,转身,两腿微缩,垂尾,口衔小鱼。眼凸刻,颈部有阴刻弧形线,翅膀阴刻云纹,尾部饰三道阴刻线。小鱼,深赭色,呈挣扎状,眼凸刻,鳍由阴线刻出。鸬鹚头有小孔,可与鹅、兔、蝉等组成串饰。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制作精巧。1979年山东济阳墓葬出土。   高3.6厘米,长5.1厘米,厚0.6厘米 。



玉鹰     西周。青色,略显鸡骨白色。体扁,两面饰纹相同,皆以阴线刻成。鹰作伫立状,足翘起,长颈前伸,圆目,钩喙,弯背垂翅,羽尾下收。颌及颈根各有一穿,可供佩系。造型奇特。1979年山东滕县出土。高7.6厘米,厚4厘米。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兽面纹玉琮      战国。青色。两端作圆圈形口,外周四面呈正方形,中心有圆穿孔。每面阴线刻兽面纹。1976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高5厘米,宽6厘米。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人首蛇身玉饰     春秋。黄色。两件形制相同,体扁平,椭圆环形。臣字形目,以阴线饰发,背面饰纹相似。1983年河南光山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外径3.8厘米厚0.2厘米。现藏信阳地区文物管理会。


[本贴已被 简 于 2004-7-23 15:36:59 修改过][/COLOR][/ALIG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09: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004玉苑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文化大餐

[简妹妹手持话筒,在前面引路]大家请随我左转~~在向右看--------
        
    苏东坡有句名言:“不可居无竹”。玉和竹都被古人喻为君子。孔子曾说,“君子比德于玉”,何有此言?古人曰玉有五德:温润而择,谓之仁;自身廉洁不伤人利己,谓之义;垂之如坠,不趾高气昂目中无人,谓之礼;慎密坚实,谓之智;色彩斑斓,却心地透明谓之信。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德,玉也有五德,古人身上佩玉,就是随时提醒鞭策自己是否具备五德。尚玉之人莫不如此。
   ------这也正是我们玉苑精神之所在阿!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会逝者如斯夫~~唯有玉的文明流传千古~~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让我们在这里相识,就让我们在这里互道珍重!互道祝福!!

   好,下一个展区到了~~

长乐玉璧      东汉。青色,有赭色浸蚀。扁平,上部镂雕篆书“长乐”两字及双螭。螭独角,细颈,曲身,四足,长尾,相对环抱两字。下部为谷纹璧,谷粒较高,排列稀疏。“长”字之上有一扁孔,以备穿系佩带。璧外缘阴刻篆书五言诗一首,末署“乾隆戊申御题。”此璧深得乾隆帝珍爱,一直为宫廷陈设品。高18.6厘米,宽12.5厘米, 孔径2.6厘米, 厚0.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龙凤纹玉佩     西汉。白色。扁平,形如不规则的璜。上部镂雕单凤,回首,长冠,长尾。中部镂雕同体双龙,回首相对。下部饰卷草纹。龙、凤皆以细小的阴线饰羽翅、鳞甲。两面纹饰相同。线条纤细如游丝,琢磨精湛。1977年江苏扬州妾莫书墓出土。长12厘米,宽5厘米,厚0.3厘米。现藏扬州市博物馆。


龙纹玉璧    西汉。深绿色,有白斑。体扁平,两面纹饰相同。周缘起棱,内圈饰三组一首双身夔龙纹,并有刻纹相隔。中圈饰谷纹,外圈饰七组夔龙纹。由三周绳索相隔。此器径大体厚,图案复杂。出土时,置于墓主的背部,并留有十字形绢带痕。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墓出土。外径33.4厘米,  厚1.1厘米。现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龙嬉朱雀玉佩    东汉。青色,有杂色。佩横长,略弧曲,近似矩形,中有镂孔。两端各雕一龙一雀,首尾衔接,身肢缠绕。龙体庞大,雀躯小巧,皆雕琢剔透,精微处以细线勾勒,栩栩如生。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长15.6厘米,宽7厘米。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龙形玉        西汉。青色。体扁薄,呈弧形,宽端雕琢成龙首,尖端如锥为龙尾,全身浅刻勾连云纹。弧上镂空雕琢纠结的螭虎纹和凤鸟纹。两面纹饰相同。龙口镂刻成椭圆形穿孔,用以系佩。1972年江苏徐州墓葬出土。长11.2厘米, 厚0.25厘米,宽2.9厘米。 现藏南京博物馆。


龙形玉环    西汉。黄褐色。扁平,两面纹饰相似。透雕蟠绕夔龙,首尾相接成一环形。张口露齿,头上有角,身刻云纹,尾刻鳞节纹,并有卷毛。构思奇特,神态生动。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径7.9厘米 。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镂空龙螭纹玉环     西汉。青色,经浸蚀呈灰白色。体扁圆,通体镂雕,两龙和两螭相互勾连呈环状,其上刻有各种形式的阴线纹。造型新颖,优美匀称,设计制作颇具匠心。出土时有朱砂染织物的痕迹。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墓出土。直径9厘米,厚0.4厘米。现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神兽纹玉樽    东汉。玉受沁呈粉白。直筒状器身上纹饰被三道凹带分成上下两组。上组有一对铺首衔环,其余则雕有螭虎、龙、仙人乘云等纹。下组纹饰又分以仙人和龙、虎与螭、龙和熊相对争斗三部。器底以三熊足支撑。器表纹饰变化繁缛,造型生动。1991年湖南安乡黄山头林场南禅湾西晋刘弘墓出土。高10.5厘米。现藏安乡县文物管理所。


  兽首玉带钩     西汉。晶莹洁白。钩体较长,尾部略宽而圆鼓,腹下一圆形大钮。钩首作兽头形,两耳直立,眼眶方圆,吻部平阔,作回首窥视状。背部浮雕一螭形兽,宽额尖吻,身躯卷曲,拖着卷云尾伏卧于钩上。钩两侧阴刻卷云纹。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长5.8厘米, 宽1.8厘米, 厚1.8厘米。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双鸟心形玉佩    西汉。青色。扁平,呈心形,中间一圆孔。四周阴刻流云纹。两侧凸起镂雕不同的变形长尾鸟。1975年湖南长沙曹?巽墓出土。长4.6厘米, 厚0.4厘米, 宽3.3厘米。现藏长沙市文物工作队。


玉杯    三国魏。白色。直口,腹深,呈圆筒形,下接圈足。器形规整,抛光细润,光素无纹,制作精巧。1956年河南洛阳墓葬出土。高13厘米, 口径5厘米, 足径4厘米。现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玉骑马羽人   西汉。白色,温润,坚硬。圆雕,由马、骑马人及底座构成一体。马昂首嘶鸣,张口露齿,上唇方,下唇圆,两耳立竖如削竹,双眼前视,四肢弯曲,右前蹄腾空,呈飞腾状。躯干上阴刻羽翅纹。马背上骑一人,头束巾,身着短衣,细腰,衣摆呈喇叭形,双臂向前,两手紧挨马额。马蹄踏于长方形底座,饰云纹,两端竖云状柱,柱端与马尾和前肢相连。似仙人骑天马,遨游太空。1966年陕西咸阳出土。
高7厘米 ,长8.9厘米 ,座宽3厘米。现藏咸阳市博物馆。  


玉鹰    西汉。白色,局部有红皮色。圆雕。喙呈勾状,两翼平伸,尾羽散张,形如猎物前的俯冲之势。身、翅皆满刻羽毛纹。风格浑厚,线条流畅,似毛羽刚丰满的雏鹰。1972年陕西咸阳出土。
长7厘米,宽5厘米。现藏咸阳市博物馆。


云纹高足玉杯    秦。青色。杯身呈直口筒状,上层饰有柿蒂、流云纹,中层勾连卷云纹,下饰流云、如意纹。足似豆形,豆的腹部刻有丝束样花纹。为秦代罕见的佳作。1976年陕西西安车张村阿房宫遗址出土。高14.5厘米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云纹玉觥    西汉。青色,有黄褐色浸痕。圆雕,形如兽角。口呈椭圆形,杯身较长,底部有长而弯转的绳索式尾。近口处一周凹弦纹,腹部饰双钩或浅浮雕勾连云纹。造型新颖,为汉代玉雕中首见。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墓出土。长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现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谷纹玉杯    西汉。青色。直口,平沿,腹深呈筒形,圈足较高。腹部上下端线刻勾云纹,中部满饰谷纹。造型别致,纹饰规整。1976年广西贵县墓葬出土。高11.2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3.1厘米。
现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现在,大家随我的手指,请细看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金缕玉衣!--------

刘修金缕玉衣       西汉。黄色。包括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左右足套及遮裆等部分。各部分别用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共用玉片一千二百零三块,金丝约2.567千克。玉片多为梯形和长方形, 少数为三角形和不规则的四边形,正面抛光,色泽协调一致。金丝较粗,断面为圆形,两端细锐便于穿孔。连缀时为相邻四片的四孔用两根金丝由背面十字交叉对角相连,穿孔到正面后,再交叉向右拧成圆结。出土时左右裤筒的下部均截下一段,展开后盖在腹部;死者胳膊比袖筒短,两手放在袖筒内,可见这套玉衣比穿者身材略大。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眼盖两件、玉鼻塞两件、玉耳?两件、玉蝉形口?含一件、玉肛门塞一件、玉生殖器罩一件等九窍塞。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  通长182厘米。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展馆壮观吧?---[低声偷偷的说]--大家都是有五德之人,不要轻易看了眼红哦~~

[本贴已被 简 于 2004-7-22 1:47:12 修改过][/COLOR][/ALIG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2 16: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妈呀[emb5]真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呀[emb1]快把我的眼药水和面巾纸拿来,受不了拉[emb19]我一厨子,啥时见过这么多宝贝呀[emb12]我强烈要求入赘吊儿郎当村,各位JJMM就给我一个机会吧[emb13]
[emb6][emb5][emb17]/高兴/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2 21: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串了一串茉莉花钏,现在,听着茉莉花的音乐,戴着茉莉花的手镯,品着茉莉花的香片,看着玉缘的东西,好个休闲暑假,不求别的了。知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3 0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笑嘻嘻笑嘻嘻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3 05: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004玉苑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文化大餐

偶来凑个热闹.
[emb6]

[本贴已被 玫瑰 于 2004-7-22 21:54:29 修改过][/COLOR][/ALIG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4 0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004玉苑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文化大餐

村长同志在2004玉苑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简MM,尊敬的李雪原副村长,各位朋友、各位嘉宾:
    2004玉苑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经过八天的的顺利进行,挟着累累硕果,即将圆满落下帷幕!
   八天来,来自天南地北的各路美食精英、赏玉英豪,走进西域,齐聚和田,纵论饕餮大事、共谋玉缘文化
。在玉龙喀什河,在巍峨昆仑山,美味飘香中,佳玉陪伴下,来描绘中国美食文化和美玉文化发展的轨迹,探索两个文化更加辉煌的明天。古老深邃的玉文化和迅猛发展的美食文化是如此奇妙而和谐地共处一地,堪称我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此次盛会,不仅对吊儿郎当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对中国美食文化和美玉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和田玉是我们的精神依托,美味佳肴是我们生存的乐趣所在,而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沟通和交流。我们需要在沟通中共进,在交流中发展,所以,我们期待着更多交流的机会!吊儿郎当村以及5800多名热情好客的村民随时都敞开自己博大的胸怀,欢迎各地食友和玉友的到来,欢迎大家再来吊儿郎当村、再来玉缘阁、再来饱尝简女士的美食,再来欣赏玉缘阁美仑美奂的和田美玉!
   在这里,请允许我再次代表吊儿郎当村、代表本次活动的主办者——百变神女简MM,对光临本次两节的各位领导和全国各地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给予这次行动以大力支持的老枪先生、丁巍振先生、玫瑰小姐、米卡老师、李洁妹妹、karl2和东东兄弟、陈昭林斑竹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在这里,我还想请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都记着:2005,相约在和田!和田欢迎你们,吊儿郎当欢迎你们!
   现在,我提议,为本次文化节的圆满成功,为我们的友谊长存,为大家的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干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4 0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实在是高~~!这样的发言讲话,不枉是俺们的村长~~!!大家热烈鼓掌~!!!

/鼓掌/鼓掌/鼓掌/深情/深情/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4 0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004玉苑杯美食文化节暨玉文化节--文化大餐

[emb16][emb15]偶千里迢迢赶到吊儿郎当村当志愿者,吃不好,睡不好,太阳晒,蚊虫咬,结果村长总结大会上连个名都不提,偶决定,今晚在村长的咖啡中加入10000000斤糖,甜4他[emb17]





[本贴已被 sugar 于 2004-7-31 16:33:38 修改过][/COLOR][/ALIG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4 03: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见:(

介算麻事,偶一厨子,为拉大会的顺利进行,费心费力,到了连个名都没让村长记住,偶决定作顿好的,谗4他[emb18]








[本贴已被 冰糖葫芦 于 2004-7-31 15:58:43 修改过][/COLOR][/ALIG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